五一假期期间,人工智能领域的话题主要聚焦在阿里巴巴身上。通义千问刚发布8个尺寸的混合模型,引起行业热议,随后又传出技术高管薄列峰离职的消息。这一连串事件不仅揭示了大厂人才流动的复杂性,也反映了当前AI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现状。本文将深入分析薄列峰离职事件及其对阿里巴巴乃至整个AI行业的影响,并探讨高端AI人才流动背后的原因和趋势。
薄列峰的职业轨迹与成就
薄列峰于2022年9月加入阿里巴巴,接替谭平执掌达摩院XR实验室,后调任通义实验室,负责应用视觉团队。在阿里巴巴,他的职级为p10,相当于总监级别,直接管理着近百人的团队。薄列峰拥有芝加哥丰田技术研究所和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后研究经历,同时具备丰富的工业界经验,被视为阿里通义大模型图像和多模态方向的领军人物。
在加入阿里巴巴之前,薄列峰的职业生涯相当丰富:2013年开始在英特尔工作,后履职亚马逊、京东数科。在京东数科担任AI实验室首席科学家长达5年,在亚马逊工作4年有余,还在华盛顿大学(UW)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担任过兼职教授。2022年8月,薄列峰入职阿里云旗下的达摩院XR实验室,后来达摩院XR实验室和语音实验室、语言技术实验室等组成大模型研究部门,也就是通义实验室。彼时,阿里云CTO周靖人出任通义实验室负责人,而薄列峰被任命为通义实验室下的应用视觉负责人。
在阿里任职期间,薄列峰领导团队在视频生成方向上做出了大量探索,推出了“全民舞王”、兵马俑跳“科目三”等热门应用,实现了音频驱动的肖像视频生成技术,集成“全民唱演”功能,以及多模态交互OmniTalker,实现了端到端文本驱动的音视频生成框架等。这些成果推动了AI技术在娱乐、电商、教育等场景的应用,还通过开源生态加速了行业技术迭代。
薄列峰离职事件分析:高端AI人才流动趋势与影响
外界对薄列峰离职的具体原因并不清楚。有知情人士透露,薄列峰离职是因为去其他公司面试时被发现,因此选择低调离职。这一原因确实有些令人意外,因为过去大厂高管的离职原因通常是创业或公司战略调整被迫出走。薄列峰的离职似乎开创了一种新的离职风格,可以称为“抽象派”。在国外面试新机会被发现并捅到原公司,确实有些尴尬。即使不离开,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厂,也可能引发系统上的防御。这反映了当前社会资方和打工人的结构性困境。
字节跳动的人才挖角策略
作为国内大模型领域的佼佼者,通义千问大模型在海外业界和学术界使用率最高。然而,阿里也为其他大厂贡献了不少技术大牛,这也印证了几年前马云的那句话:“别人裁员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是向社会输送人才。”虽然当时这句话被很多人嘲讽,但现在大家才真正理解马老师的深意。
字节跳动近年来为了吸引AI人才,使尽浑身解数,开出极具诱惑的薪水。据脉脉数据显示,字节已连续四年位列AI岗位新增量榜首,大模型人才薪资均值超过5万元/月。字节海外视觉团队去年新加入的成员黄伟麟(音译),曾是阿里巴巴的视觉搜索总监,为了规避竞业协议,换名入职字节的海外视觉团队,担任团队负责人。黄伟麟拥有博士学位,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后又去牛津大学担任视觉组研究员,2021年加入阿里巴巴,离开时3年期合同尚未到期。在阿里任职期间,他领导团队在淘宝开发大规模视觉搜索系统(拍立淘),并致力于为各类电商应用开发通用视觉技术,借助拍立淘系统,为电商实现了超过四倍的GMV增长。
除了中流砥柱型人才外,站在AGI军备竞赛的关键期,字节、腾讯和阿里早已在人才争夺战上赤身肉搏许久。去年5月,字节率先发起应届博士生的Top Seed招人计划,后又开通实习生岗位,国内给出2000元的日薪,海外实习生是75美元/小时,一天600美元,相当于国内实习生的两倍多。这一水平相当于普通实习生的5倍多。
腾讯也不甘示弱,去年6月发起针对AI顶级人才的“青云计划”。今年3月,阿里云也为优秀毕业生启动A Star和Al Clouder人才项目。一个月后,百度也官宣,未来三年将开放实习岗位给优秀校园人才,大部分的岗位聚焦AI领域。
AI人才市场的竞争格局:博士军团与年轻人是大厂AI军备竞赛的主力
在艰难跋涉AGI的道路上,招徕最顶级的人才,成为各大厂抢夺时间窗口的关键。博士军团和年轻人正成为大厂AI军备竞赛的主力。根据OpenReview上的数据,过去两年三家大厂新增的研究者中,阿里的应届生占比六成;腾讯在2024年提升到七成;字节的应届生占比只有四成。
尽管各大厂都在争夺顶级人才,但人才的密度和技术创新似乎并不一定成正比。这一点,是DeepSeek重塑了行业认知。财力雄厚的大厂,除了学习剔除大厂病之外,利用资本招徕人才加速技术迭代,依然是最熟悉的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广州AI猎头公司和深圳AI猎头公司等专业猎头机构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公司专注于为AI领域的高端人才提供职业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平台和岗位。广州高端AI人才猎头公司和深圳高端AI人才猎头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服务和广泛的人脉网络,成为连接AI人才与企业的桥梁。
阿里猎头公司和腾讯猎头公司等大厂内部的猎头团队也在积极争夺顶尖AI人才。这些内部猎头团队通常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人脉资源,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和吸引符合公司需求的人才。深圳科技人才猎头公司则专注于为深圳地区的科技企业提供专业的人才招聘服务,助力深圳科技产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大厂纷纷加大了对高端AI人才的争夺力度。阿里巴巴技术高管薄列峰的离职事件,反映了当前AI人才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激烈程度。各大厂为了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不断调整招聘策略和薪酬待遇,而广州AI猎头公司、深圳AI猎头公司等专业猎头机构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人才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各大厂需要在人才吸引和保留方面不断创新和优化策略,以保持在AI领域的竞争力。